<form id="917pn"></form>

<address id="917pn"></address>
<listing id="917pn"></listing>

<address id="917pn"><nobr id="917pn"></nobr></address>

      <address id="917pn"></address>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競爭情報

          業主難當:東南亞光伏投資觀察

          南方電網報發布時間:2022-06-21 14:41:40  作者:韓曉彤

            6月6日,美國政府發布聲明,美國將對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柬埔寨四國的光伏電池組件免征24個月關稅。同日,美國商務部稱,免稅措施止于東南亞四國,針對中國及中國臺灣地區征收的相關關稅不變。此外,仍將繼續就中國光伏企業是否通過東南亞企業規避美國關稅展開調查。調查得出的任何結論將在2年免稅期結束后適用。(記者 韓曉彤)

            全球一次能源價格大漲和能源供應緊張是美國宣布豁免東南亞四國光伏組件2年關稅的重要原因。為保障美國本土的能源電力供應,短期內美國仍需大量進口光伏組件、電池等。

            東南亞太陽能資源豐富,中資光伏企業在產業鏈各環節均具備競爭優勢,再加上地理位置臨近,“出海”東南亞是中國光伏企業拓展市場的選擇之一。

            美國政府的最新聲明雖然在短期內利好中國光伏在東南亞的產能,但并不意味著2年后不會面臨關稅風險。加上中國光伏“出海”東南亞原本就面臨當地對外商投資的限制及能源企業激烈競爭等因素影響,下一步在老撾、柬埔寨、緬甸等光伏產業處于起步階段的國家發揮優勢,是中國光伏“出海”的機會所在。

            區域內公司競爭激烈

            據東盟能源中心數據,僅在湄公河國家緬甸、泰國和柬埔寨,LCOE(平準化度電成本)低于150美元/兆瓦時的太陽能潛力就超過30太瓦,大約是2017年東盟總裝機發電容量(234吉瓦)的130倍。市場研究機構埃信華邁預測,東南亞將在2022年增加17.4吉瓦的裝機容量,同比增長6%,包括7.6吉瓦的可再生能源和9.8吉瓦的常規能源。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將成為東南亞2022年最具潛力的可再生能源市場。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投建的太陽能項目總裝機成本為995美元/千瓦,而中國光伏發電項目平均成本僅為794美元/千瓦,處于較低水平,具備國際市場競爭力。

            但曾長期在東南亞地區從事新能源投資的人士告訴記者,菲律賓、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對東南亞之外的國家的FDI(外商直接投資)施加了一些限制,一些國家不允許境外企業控股。目前老撾、柬埔寨、緬甸存在較多機會,但老撾電力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緬甸只能使用本地貨幣進行結算,而且該國局勢相對復雜。

            據埃信華邁統計,東南亞70%—80%在運、在建、計劃中的光伏產能都由本國或東南亞區域內其他公司擁有。

            其中,菲律賓的開發商Solar Philippines在東南亞擁有最多的光伏項目;越南的Xuan Thien Group以1.14吉瓦已完成項目和597兆瓦的計劃中項目位居第二。在泰國已完成的光伏項目中,Superblock處于領先地位,Energy Abso-lute和SPCG緊隨其后。

            與其他東南亞國家不同,馬來西亞光伏項目曾聚集了不少國際開發商,在LSS3(第三階段大規模太陽能)招標期間,馬來西亞將大部分項目授予了國際開發商。但上述人士透露,LSS5(第五階段大規模太陽能)招標已全部由馬來西亞本國公司投標,且新增了建成兩年內不許轉讓股權的規定。

            為使投資組合多樣化并增加容量份額,部分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的獨立發電企業還會涉足海外項目,越南因為有利的FIT(發電上網電價補貼)和負荷增長潛力一度成為投資熱點目標。

            不少對東南亞有研究的能源從業者告訴記者,東南亞區域以外的公司在該區域開發光伏項目會遇到不少困難,尤其是政策、政府監管還有當地老牌能源企業的競爭。

            對于投資收益,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表示,東南亞光伏市場單個體量較小,各國各地政策不同,中資企業可能存在投入多、產出不多的現象。

            雅能控股(Athena)中國區總經理張波曾對媒體表示,東南亞光伏市場的投資主體從最初的本地國企、上市公司,到后來的歐日韓財團、新馬泰上市公司,現在來自中國的央企和新能源公司越來越多。

            EPC(總承包模式)和EPC+F(F為融資)是近年來中資“出海”的主要方式,項目主要分布在老撾、柬埔寨等國。但中國能建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由于FIT不斷降低,單純的EPC模式越來越難以進行,投資回報率越來越低,DBT(De-velop—Build—Transfer,開發—建設—轉讓)模式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曾長期在東南亞從事新能源投資的人士告訴記者,東南亞當地能源企業雖有拿“路條”的能力,但往往缺乏資金,因此目前中資也越來越多地在收購本土開發公司,然后采取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設—經營—轉讓)模式進行投資。

            制造環節早有布局

            經過多年發展,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中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生產規模全球占比均超過50%,保持全球首位。中國光伏巨頭也早早在東南亞設廠,并因其生產的光伏電池價格便宜且轉化率高,成為東南亞光伏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記者了解,隆基在馬來西亞和越南設有海外生產設施,越南的生產設施包括電池工廠和組件工廠。馬來西亞硅片產能預計2022年內將擴至4.1吉瓦。

            天合光能告訴記者,早在2015年該公司就開始布局海外產能,先后在泰國、越南建立生產制造基地。

            2016年3月28日正式投產的天合光能科技泰國工廠是天合光能在海外投資自建的第一個工廠,年產電池片1.3吉瓦、光伏組件1.25吉瓦。天合光能越南工廠擁有年產能3吉瓦的電池車間和4.5吉瓦的210組件車間。

            晶科能源也是較早布局東南亞的中國光伏廠商,在2015年5月就在馬來西亞建廠投產,馬來西亞生產基地光伏電池和組件的年產能已分別達到3吉瓦和2.5吉瓦。

            2022年2月8日,晶澳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其在越南有1.5吉瓦硅片、3.5吉瓦組件產能,尚有3.5吉瓦的電池產能處于建設階段。另外在馬來西亞有1.5吉瓦的電池產能。

            “我國在東南亞的光伏出海應該有更好的發展,主要是我們的光伏產品既便宜質量又好,有市場競爭力。”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記者表示,“當然,把組件賣給美國等歐美國家更有經濟收益,但若存在變數,這些光伏組件廠商可以更多地賣給當地。”

            光伏市場國別分析

            市場研究機構埃信華邁分析,2021年政策的不確定性、疫情等導致原材料漲價、物流成本飆升給東南亞光伏市場發展帶來不少阻力,相對歐洲、拉美等地發展緩慢。但開發商和投資商對東南亞的關注度沒有降低,未來五年,東南亞擁有27吉瓦的光伏裝機潛力,仍是全球最值得投資的熱點市場之一。

            越南是唯一在2020年穩步增加光伏安裝的國家,大約76%的裝機為屋頂光伏,其余24%來自地面光伏。過去十年泰國和菲律賓主要開發的是地面光伏市場,目前則由屋頂光伏驅動。馬來西亞大型太陽能(LSS)項目推動了本國光伏的增長。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亞屬于新興市場,擁有零星的大型地面光伏。緬甸和老撾的市場還處于“嬰兒”狀態,但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越南:仍具開發潛力

            越南近年來大力投資太陽能,但也出現了發電廠被迫棄光的現象。然而,越南在太陽能開發方面仍然具有潛力。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預測,越南大型太陽能發電潛力為25.24吉瓦,分布式太陽能發電潛力為25.49吉瓦。

            越南大型太陽能光伏(utility-scalesolarPV)開發商已獲準調動包括外國資金在內的所有資金,并且能獲得稅收減免:前四年免征所得稅,其后9年減免50%,最后兩年減免10%。此外,設備也免征進口關稅。

            越南光伏政策對投資的不利之處在于FIT的窗口期較短,且具有不確定性,另一個問題是輸電網規劃不足。

            泰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將穩步增長

            泰國曾是東南亞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國,還是東南亞的光伏測試和信息中心。自2018年以來,泰國宣布暫停太陽能FIT,光伏增速放緩。政府啟動了“屋頂光伏自用”試點計劃。泰國光伏安裝從2019年開始回升,在2020年受到疫情打擊。埃信華邁預計,以自發自用為主的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將穩步增長。

            菲律賓:屋頂光伏“自驅力”十足

            由于豐富的自然資源,菲律賓長期以來都是太陽能建設的參與者,但截至2020年,該國的電力裝機結構中僅有3%左右的光伏。屋頂光伏發展較快,主要由市場驅動。由于商業用戶的高電價,擁有可利用空間的屋頂業主積極尋求安裝工商業光伏系統。用于購物中心、教育機構、冷藏庫和工廠的自備光伏系統也蓬勃發展。

            菲律賓于2020年引入可再生能源計劃,計劃通過拍賣來確??稍偕茉床少徯б?。該國加快光伏部署的主要挑戰是許可程序冗長、電網接入延遲以及外資控股限制、國際機構提供資金有限等。

            馬來西亞:最大的光伏就業市場

            馬來西亞的光伏上網電價政策已于2017年底停止,目前主要通過NEM(凈能源計量)和LSS(大規模太陽能)招標來推動光伏發展。2017年以來,馬來西亞政府每年都會進行LSS光伏招標,2020年除外。截至2021年,項目規模上限已提高到100兆瓦。馬來西亞大多數光伏發電廠由國際公司所有。馬來西亞也是東南亞生產光伏組件最多的國家之一。光伏行業就業增長迅速,馬來西亞還是東南亞最大的光伏就業市場。

            印度尼西亞:光伏增長提速

            多份研究報告顯示,光伏是印度尼西亞最具潛力的可再生能源,印度尼西亞具有207吉瓦的光伏潛力。然而,印度尼西亞發展太陽能發電的過程緩慢。嚴格的法規、不確定性的關稅和經濟性更好的煤電使該國太陽能行業嚴重落后。據印度尼西亞政府和國家電力公司在2021年10月發布的電力發展規劃,2021—2030年光伏增長速度預計加快,其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增加近5吉瓦光伏發電,比之前的計劃增加了五倍。過去兩年里,印尼政府一直致力于制定新的電價機制,也準備出臺相應的政策激勵制度,如免稅期及免稅額等。

            緬甸:起步階段,前景不夠明晰

            目前緬甸的太陽能資源應用處于起步階段。緬甸電力與能源部制定了《緬甸國家電力總體規劃(2014—2030)》。這一規劃對清潔能源發展設置了三個情景方案:第一和第二個方案以水電為主,可再生能源的裝機比例均為7%;第三個方案以燃煤發電為主,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為9%。目前,已納入規劃的電力工程項目含太陽能發電項目470兆瓦。在接入電網成本昂貴的偏遠地區,緬甸正積極推進分布式光伏項目,解決偏遠地區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政局動蕩對投資也有明顯影響。緬甸民盟政府曾于2020年5月發起了30個光伏項目的招標邀請,裝機容量共計106萬千瓦,以上項目已于2020年9月開標。然而,目前只有三個太陽能項目正在實施。2022年5月,緬甸軍方執政團取消了緬甸民盟(NLD)政府對26個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招標,并將這些公司列入違反招標規定的名單。

            老撾:有望發展水光互補

            老撾太陽能資源較為豐富,光伏發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該國水電豐枯期矛盾。同時,地形復雜,部分地區難以接入全國電網,光伏發電是解決邊遠地區用電問題的有效手段。由于成本較高,光伏電站開發在老撾尚未進入大規模商業化階段。目前僅在部分偏遠地區建設小型光伏電力系統。老撾政府希望與國外企業合作,在未聯網地區進一步發展光伏,提高電力覆蓋率,一定程度上緩解老撾水電豐枯期矛盾。

            《中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能源伙伴關系國家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機會研究》建議,中資企業可積極發掘該地區光伏發電項目合作機會,開發初期以滿足未聯網地區用電需求和水光互補利用為主,后期儲能技術逐漸成熟之后,可考慮水光儲打捆外送。

            柬埔寨:尚處早期階段

            柬埔寨電力基礎設施相對落后,農村部分地區無電力供應。隨著無電人口問題逐步得到解決,柬埔寨電力需求將得到進一步釋放。從能源資源稟賦上來看,柬埔寨太陽能資源豐富,柬埔寨約有13.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適宜發展太陽能。據柬埔寨政府發布的《柬埔寨電力發展規劃2020—2030》,2030年柬埔寨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達到660萬千瓦,未來可再生能源將成為柬埔寨主要的電力增長方向。柬埔寨已經安裝了260兆瓦光伏,主要是拍賣計劃之外的地面光伏。2019年以來,柬埔寨政府與亞洲投資銀行合作制定了100兆瓦的光伏拍賣計劃。此外,還有455兆瓦的光伏項目正處于不同的開發階段,大多在非常早期階段。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form id="917pn"></form>

          <address id="917pn"></address>
          <listing id="917pn"></listing>

          <address id="917pn"><nobr id="917pn"></nobr></address>

              <address id="917pn"></address>